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培训 -> 培训动态 -> 正文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9-05-27
山东大学举办第一届教学学术周开幕式暨博约大讲坛启动仪式

5月26日,山东大学第一届教学学术周开幕式暨博约大讲坛启动仪式在中心校区举行。校长樊丽明出席活动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仝兴华主持活动。

樊丽明指出,举办教学学术周暨博约大讲坛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推进学校“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推进学校教学学术发展,提升广大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一流人才培养的大事。针对发展教学学术,樊丽明提出三点看法:首先,要以学术的观点看待教学,用研究心态做好教学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成为教育家型教师。其次,明确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是进行高效教学、促进教学相长、推动教师“回归本分”、推进教师共同进步和落实“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必须全面推进学校教学学术发展。第三,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学术评价、引导和激励机制,通过教育教学改革立项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和条件保障,并通过博约大讲坛和教学工作坊等形式提升教师教学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为教师搭建学术交流成长的平台,推动教师教学学术研究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

樊丽明表示,本次活动要重点关注五方面问题:同时关注“教”和“学”,推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落实;教学研究既要关注高远目标、重大问题,也要关注现实性、紧迫性问题,使教学学术成果尽快融入课堂、发挥实效;在结合学科教学特点的同时,强化跨学科合作研究,建立覆盖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多维度、多层次、多元性研究局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大力提升教师的教学学术理论水平,引导教师掌握教学学术研究范式,提高理论站位和学术水平;搭建教学学术的交流共享平台,促进教师将教学感悟经验上升为教学学术成果。

本科生院院长刘传勇主持仪式。外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俊菊作为协办方代表致辞,并介绍了学院在教学质量提升及教学学术研究方面的探索。

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作了题为“提升教学学术能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报告。剖析了教学学术概念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目标,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时代主题。史静寰认为,新时代教师的教学学术要从关注学生、研究学习、改进教育做起,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显性证据为基础,建立以教育成果及其持续效用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史静寰还依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开展的中国普通高校本科学生学情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呈现了山东大学本科生的学情状况,对学校未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周光礼教授以“科教融合与大学教师发展”为题,介绍了科教融合、大学教师发展、学术创新能力和大学教师胜任力、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的创新。他强调了课程建设在大学教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课程创新能力是大学教师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教学和科研两者相辅相成,科研活动本身就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他提出要改革传统课堂,推进深度学习和认知经历的多元化;介绍了教师教学发展的历史认识,提出教师胜任力与知识创新能力、教学学术能力、教学态度的关系,强调课程建设的校本特征;提出要坚持科研的育人性和教学的学术性,将教学学术与传统学术置于同等地位,创新大学教师评价制度,真正推动教学的专业化和学术化。

台湾大学王秀槐教授在“教学学术与教师发展:发展与反思”的报告中,从大学教师面临的职能多元化的困境入手,思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并结合大学使命的历史演进,分析了困境的根源。她从美国学术的重新定位、教学学术运动的开展和大学生态转变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学学术对教师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她认为可以借鉴美国教学学术发展的经验,探索中国高校教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通过教师发展中心、院校教研室、教师教学共同体等组织形式,支持教师形成学科教学知识,提升教学能力。她提出,教学学术是一种学术性、社群性的活动,需要建立知识基础、探究途径、研究社群和发表渠道。王秀槐还介绍了常用的教学研究方法,鼓励教师们开展行动研究,做到持续行动、反省修正,示范了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实施研究导向的教学,并对大学生态的根本转变提出了建议。

本次教学学术周以“以教学学术引领一流教学”为主题,于5月26日至6月1日举行。活动将邀请两岸三地知名专家主持5个教学学术主题工作坊系统,并将评选优秀教学研究论文;同时,各学院在此期间还将举办近80场形式多样的教学学术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学术文化氛围。

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教学咨询员、教学督导员、各级教研项目负责人以及本科生院工作人员、各校区教务管理人员390多人参加活动。仪式在威海校区和青岛校区设立了视频分会场,进行了在线直播。

 作者:朱征军 张 晓 肖一冰 摄 影:王 皓